分享新闻:山西常家大院内有一壁,系历代帝王书法碑刻,见到斗大两字“九思”,气势宏大而笔力虚。落款是“思宗”,即是明代崇祯皇帝朱由检。“三”泛指“多”,大敌当前的一国之君朱由检行此“九思”,最后能不“亡身”、“亡国”吗?历史也告诉我们,他自缢于煤山,也成了亡国之君。
一个人如果思想不正确,行为自然产生偏差,因此凡事要“三思而后行”,然而,三思以后,又有几思而后行的想法,那就落于思多于行、陷于“思”而缓于“行”的窘境,原本好好的思想,最终换来的却是得不偿失或不可收拾的苦果。
·会意
不论是学问、技术,或是人生各种学习,我们都要从多听多思开始,多听能增加知识的吸收,多思能促进智慧的开发。例如佛经中的“如是我闻”、“谛听!谛听!”就是要我们会听;会听才能听出弦外之音,才能触类旁通。因此,学习除了多听,还要多思考,才能在生活中受用。可事欲决,几思而行,关键就在于相机行事。
凡事在做决定之前,应该理智的慎思后果是利是弊,而在利弊、人情世故都细思量后,该行动的还需行动;思想是现实之因,现实是思想之果。有因才有果,能够思惟会意,做起事来才能灵巧,做人才能通达。
·分辨
所谓“多虑难成事”,我们尽管谨慎谋略,能使策划周延,但若顾虑太多,患得患失,踌躇不前,往往浪费心思而错失良机。《法苑珠林》记载:“多虑多失,不如守一,虑多志散,知多心乱,心乱生恼,志散妨道”,若心思太复杂,凡事顾虑多、烦恼多,本能就无由发挥。因此要简化思虑,单纯以对;对善美的事情,时机当前,就要马上去做;应该决定的事情,就要智慧分辨,当机立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