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拉提课上,大家都在缓缓地伸展着,坐在我对面的年轻女子再次取出手机,拇指飞快地敲击着键盘……究竟有何事那么急?

起初,我以为她是在回复工作上的重要信息,解决突发状况。但一周又一周,她每节课都机不离手;短短一小时里,她频繁检查手机,仿佛生怕漏掉任何消息。全班开始了仰卧起坐时,她依旧坐在地上埋头打字。

上普拉提课,不是为了锻炼身体,放松心情吗?或许,她刚谈恋爱,分秒不可错过甜蜜的信息。或许,她有亲人病危,急切等待着最新信息。又或许,她觉得普拉提无趣,只是因为交了学费而来。人在心不在,既浪费学费,又对教练和其他学员不尊重。

仔细想想,这情景很常见。低头盯着手机的行人,边吃饭边看视频的食客,公交上玩手机游戏的乘客,机不离手的现象无处不在。无奈,我也常犯这毛病。

我们已步入了“机不可失”的年代。我早已习惯用手机联系亲友、认路、工作、理财、安排生活……手机用途广泛,又随处可用,我自然喜欢用它解决问题。照顾孩子时,很难抽空到店里购物,但我能网购,没时间上实体课,但我能网上学习,找不到提款机,但我能电子支付。有时我想把手机扔到一旁不理,但随着我们逐渐成为智慧城市,在餐厅点菜付款,或进入游泳池,少了手机都做不成……

不可否认,手机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。“机不可失”,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抓紧手机所提供的机会,好比说善用它和远方的亲友联络,通过视频创作拓展职业,或获取即时资讯。然而,这一切的前提是,手机是“手”中的“机”器,而不是掌控我们的机器。

我们并非圣人,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低头族,不妨一起学习“转机”?我们可为使用手机设定界限,转变被它掌控的危机。放下手机,放空一会儿。某些时段必须关机或限制使用,真正去感受当下,体验人生。“浪费”些时间,“错过”些信息和视频,其实并不可怕。

普拉提的课堂本就是暂时踏出城市人生活的时机,但愿那女子会放下手机。一小时后,世界不会因她迟回复信息而停止,而“无机”的一小时,正好能让她找回内心的宁静,或许还能为她的人生带来转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