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故宫的宁寿宫里乐寿堂中有一块重5000公斤的昆仑山玉,雕琢成大禹治水,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作品,简称清大禹治水图玉山。文献记载这块大玉山是料产自新疆和田密勒塔山,经过三年才从新疆运到北京,后发往扬州,由扬州工匠将大玉雕刻制成,为时6年有余,换句话说,在1788年完工时该作品前后共费时约十年。
清大禹治水图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享有八个“最”的称号,用料最宏,运路最长,花时最久,费用最昂,雕琢最精,器形最巨,气魄最大,世上最大的玉雕工艺品!
昆仑山脉的玉石从山上滚落到玉龙喀什河里,这条河刚好流到和田地区的盆地,故在此河段中找到的玉石就以和田玉为名。在和田地区的玉石市场里,懂得行销技巧的汉人老板会告诉有潜力的客户,玉者,以皇家为上,皇者,白在上玉在下,故白玉是稀品,大部分都送到皇宫里去了,尤其是白到有如动物脂肪一样,虽不完全纯白色,而是带有一种油脂般光泽的白度,有些还会微微透出一点黄色或浅灰色,由于和田地区的信仰是穆斯林,看到的动物脂肪是羊的脂肪,故简称“羊脂白玉”而从不用“猪脂白玉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