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消息灵通的南洋朋友远道而来,百忙中一定要去庞比度中心,说维修在即,闭馆起码七年,错失良机不知何时才能再登楼鸟瞰360度巴黎全景。我听了吓一大跳,这座地标不是刚刚翻新过吗?怎么转眼又要拉脸皮打Botox,莫非老糊涂记忆混乱,错把冯京当马凉?
打开电脑上网搜查,有点啼笑皆非:是翻新过,然而我心目中的“刚刚”,已经是2000年。光阴果然似箭,张爱玲《半生缘》开篇写“日子过得真快,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,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。可是对于年轻人,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”,不由你不信。那24载如何过的,不问也罢,反而1977年钢骨水泥打造的摩登建筑物,理应风雨无畏百毒不侵,岁月的啮噬怎会这么无情,竟也和肉身一般受不了摧残,动不动便必须整顿?
最近时局不靖,瑞典、挪威、德国和芬兰政府先后出版手册或设立网站,教导国民一旦战火燃烧如何应对,似乎不约而同视防空地窖为最佳避难所,地铁站次之,恕我不识时务,真个核弹横飞,干脆不必劳师动众走难吧?再引张爱玲,素来冷静剔透的她,《倾城之恋》这段未免太乐观太浪漫,“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,什么都完了——烧完了,炸完了,坍完了,也许还剩下这堵墙……”唉,痴心妄想啊,脆弱的砖瓦石屎,怎敌枪林弹雨,到时恐怕除了能屈能伸的昆虫和春风吹又生的植物,什么都灰飞烟灭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