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道郁达夫流亡到印度尼西亚,却在苏门答腊岛遇害的人,大多听过赵豫记酒厂。这家由一众文人在异域经营的酒厂,不仅在乱世中带着几分传奇和神秘色彩,更是新加坡沦陷时期,文史上一段抗日佳话,令人心生好奇。
事关郁达夫、胡愈之、张楚琨、汪金丁等一行20余人,在1942年2月4日,新加坡沦陷前万里投荒,逃难到荷属印度尼西亚,辗转来到苏门答腊西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市镇巴爷公务,为了能在这个小镇韬光养晦,郁达夫化名赵廉开了赵豫记,当上了老板,其他人也因为酒厂,有了各自的职守岗位作为掩护。
这阵子看汪金丁的《金丁文集——我仿佛在梦中》,里面几篇文章如《苏西旧梦——记赵豫记酒厂及其他》《郁达夫的最后》《记郁达夫》《郁达夫在南洋的经历补遗》等,作者点滴追忆了他与郁达夫、胡愈之、张楚琨等人在苏西生活,经营酒厂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