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信息:郑板桥(清代官吏、书画家、文学家)从小资质聪慧,三岁识字,八九岁就可以写对子。他们家隔壁是个铁匠铺,他父亲看着铁匠铺,就给几个小孩子出了一个“两间东倒西歪屋”的上联,郑板桥马上就对出“一个千锤百炼人”的下联,大家都觉得郑板桥将来肯定大有出息。
郑板桥后来到了潍县当知县,当时刚好遇到饥荒,他采取各种措施救济灾民,迫使当地富裕人家平价卖粮食。这一举动引起贪官不满,于是向朝廷诬告他,朝廷以赈灾不当惩罚他。他只得辞官回家,从此一肩明月,两袖清风。
他一生为官,自有一番心得,所谓“聪明难,糊涂难,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。放一着进一步,当下心安,非图后来福报已”;他曾以“难得糊涂”四个字,卖给有钱士绅三十两白银。其实,“难得糊涂”何止价值三十两银子?我们若能懂得此中之妙,可说一生受用无穷。
·随他
俗话说:“眼不见,嘴不馋;耳不听,心不烦”,我们凡事都知道,自有知道的乐趣;有时候不知道,难得糊涂,自也有不知道的快乐。人家背后批评我,我不知道,也就随他去了;有一些忧烦的事,我已模糊记不得,那就任它去吧!假如有人想算计我,有人讨了我的便宜,因为我不知道,心里就不会有挂碍。
不知道,自有不知道的无限妙趣。你瞒着我拥有很多东西,因为我不知道,我就不会嫉妒你而放不下。明天有一些不好的事,我今天不知道,我今天就能过得很快乐;明年我有一些灾厄危难,因为不知道,我今年就会活得很安然。
·放下
人都希望要知道很多;其实知道得越多,烦恼也越多。知识不但是烦恼的根源,知识有时也会生病,知识生病了,就成为痴。社会上所谓智慧型的犯罪,这不就是因为知道得太多,知识太丰富了,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吗?
糊涂至少有两种含义,一种是真糊涂,做事懵懂无知,进退无度。另一种是难得糊涂,大智若愚,放下烦恼,不计较,不执着,宽仁待人。所谓“眼宽能容天下景,心宽能容天下事”,这就与“难得糊涂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这正是基于心境博大,格高境远,不执烦恼,万物不伤。
人生除了生死,其他都是小事,我们何必为小事执着,兀自烦恼呢?不妨学学古人的“难得糊涂”、不知道自有不知道的快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