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故事:中学同学聚会,二十多年没见面的老同学,一见面就向晓丽谈及自己的困苦 ,虽说晓丽是辅导员,但也没料想到,在一场本应欢愉的聚会上,听到整整两小时的大吐苦水,老同学一直重复说着自己的情况,丈夫和她的好友发生恋情,令她成了弃妇,婚姻毁了。离婚后她独自抚养孩子,但孩子不听话,事事跟她作对,她是如何的痛苦!
晓丽一边聆听,一边作适当的回应;老同学完全没意识到,把情绪倒在另一个人的身上是不太好的事,一直在说一直在说,晓丽则一直保持微笑。晓丽心里明白,老同学这些年辛苦了,然而,晓丽也知道,老同学的最大问题,是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兴趣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对别人的事并没有兴趣,也不在乎,那是一种以“自我为中心”的心理状态,这样的心理因素不设法改变,将会失去与人相聚的乐趣。
·镜子
世界以自我为中心,宇宙是我,我是宇宙。我的天地,我的国家,我的亲人,我的东西等;宇宙间,无论什么都以自我为中心,所以要从自我做起,从自我要求。
然而,世界上真正能认识自己的人非常少,大部分的人都是看到别人的长短比较多。正信宗教都要求人去认识“自己的本来面目”,真正认识自我,就能进步、成长,就能改进,就能圆满。
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,我们可以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,所以对人我要自问:他比我好?我比他好?他什么地方比我好?我什么地方比他好?能够把别人的好处问出来,把自己的缺点问出来,那就是最大的进步。如果我们继续以自我为中心处世,就很难得到来自别人的快乐,最后必然陷入自暴自弃之中。
·皆空
我们的自我中心太强、自私心太重时,就会不断地向外追求,同时又不断地排斥外在环境中的一切,所以会带来许多痛苦。这就像是针碰上石头,大家碰撞肯定没好处,就是碰到柔软的东西,针用多了也会磨损,所以最好能自我融化;当自我中心消融时,智慧便会出现,得到利益最多的就是自己。而能够化解自我的烦恼,进而能够帮助他人化解困扰,这就是慈悲了。
当我们感到痛苦、恐惧、愤怒时,就告诉自己:“观世音运用智慧,看到由五蕴构成的自我是空的。而我现在感到痛苦,这就是五蕴炽盛、自讨苦吃,没有必要。”如果我们常用这个方法来自我训练,就会发现要在生活中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。当我们渐渐放弃自我中心的烦恼,就能随时随地感受到清凉自在的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