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到古晋机场国际航线7号登机口时,大约晚上8点,还没吃晚餐,饥肠辘辘。沿着长长的走廊寻觅,希望会有一个卖快餐的摊位,可是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空荡荡的登机口,仿佛走进了一个只有玻璃门、钢框、空椅子的科幻空间后,什么也找不到。

从古晋回来后不到两个星期,在1月2日就读到了“砂拉越总理阿邦佐哈里最近宣布,古晋将兴建一座全新的国际机场……”,这不禁让人疑惑,不是应该先落实增加访客、开辟新航线,让目前机场的使用率提升后,才来兴建全新的国际机场吗?这类揠苗助长的方程式,看来也只能把“野心”带入未知的“X”里来理解了。我喜欢古晋现在的样子,也不觉得砂拉越有迫切需要把对全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贡献在16个邦州和直辖区中从第3提升至第2。根据砂拉越民主行动党主席的说法“政府总是说收入增加了,但普通百姓只感受到物价上涨,收入难以应付开支……”,GDP上升后人民就会变得比现在更快乐吗?在推测有255年历史的古晋寿山亭大伯公庙看到门边那副对联写着“威震寿山亭人杰地灵万古,恩沾沙荖越风调雨顺千秋”,抬头,蓝天上云翳的底部开始变灰,应该是快下雨了。

这次来古晋,选了一间与购物中心相连的旅店,下雨天,可以直接走到购物中心逛商场、购物,在食阁里解决三餐。如果天晴,可以去旅店对面的亚答街(Carpenter Street)走走。这条也称为木匠街的老街已经找不到几间木匠铺子了,有一间玄天上帝庙和许多小商店、咖啡店和餐厅。继续往大伯公庙的方向走,就是以砂拉越第一位华人甲必丹王友海起名的友海街(Ewe Hai Street),友海街尽头的花香街上也有一间百年老庙,古晋凤山寺。在大伯公庙对面那间粉红色的“华族历史文物馆”里,古晋华人的图片和资料不多,搔不着痒处,像来到“猫”城看不见猫一样让人沮丧。在“猫”城古晋3天,我只邂逅了2只猫。古晋的猫不多,博物馆却不少。2022年3月开张的婆罗洲文化博物馆(Borneo Cultures Museum)就值得花一整个下午去看,文物的选择、呈现、阐述、灯光、场景的设计和应用数码科技来说故事的方式,都是别的博物馆可以参考和借鉴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