茹素和食斋之人同样不吃肉食荤腥,唯一区别在于不像后者严戒五辛(葱、蒜、韭等含有大蒜素的蔬菜),饮食上的自由度大得多。

或因为宗教信仰,或出于健康考量,或旨在环境保育,或仅仅是跟风趋潮,近年来香港的茹素者渐增,素食馆开了一家又一家。又因为丰俭由人,乃生出两类素食馆,既有中环、北角专走精致贵价餐饮路线的,如大馆对面的“圆”,也有湾仔等地区富于像身风格但实惠亲民的,如我早前评介过的“天然斋”,其在日常营运之外还长期为贫困长者派发免费的星期天饭菜。

所谓“像身”,是素菜烹饪中的重要概念,指煮食时用某种食材去取代、仿制另一种食材,从外形到味道,尽量做到仿真的程度。由于所制作菜式多淀粉质,因此也常常被视为茹素不瘦反胖的关键。“天然斋”以猴头菇仿猪肉,“大自然素食”以蒟蒻仿三文鱼肉,成就“草莓骨”和“刺身”,皆是像身素菜的佳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