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大开学了,中国的学校也放假了,拜社交媒体所赐,慕名前来国大参观的学生蜂拥而至,这样的热度让校方颇伤脑筋,一方面希望国际生源多多人材旺旺,又不得不采取措施管控以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。这学期没有被安排到大学城授课,免去不必要的烦恼,坐在设计与工程学院的零能耗教室里,连日细雨缠绵,旋转的吊扇下凉风习习,在屏幕上投映出校园图片,探讨大学校园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可能性,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参不透的变数……
在国大的四个校区中,目前最受追捧的是大学城(UTown),是2011年启用的新校区,与主校区肯特岗(Kent Ridge)隔着一条快速公路,谁能想到十年过后成了热门打卡之地。大学城集合了教学、科研与生活设施,加上各种服务配套,还有不少出片的雕塑背景,难怪Z世代喜欢。对于长期在肯特岗学习工作的我,这个1970年代兴建的校区,虽然沿着山坡布置的教学楼不断被换上新装,有些建筑被拆除重建,枝繁叶茂的雨树守住了我的菁菁校园。
尽管肯特岗校区是我的最爱,必须承认最有历史感的是武吉知马校区——成立于1928年的莱佛士学院(Raffles College),也是国大的前身之一。1981年国大迁入肯特岗校区后,这里一度为其他教育机构所使用,2005年重回国大作为武吉知马校区,设有法学院、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,以及其他一些研究机构。大规模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,赢得2007年市区重建局的历史建筑修复保育工程奖(Architectural Heritage Awards),2009年该址被评定为国家古迹。巧合的是,我在2006年加入设在武吉知马校区的亚洲研究院担任博士后,2009年入职建筑系担任助理教授,偶尔也会到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讲课,正是历史建筑修复后最好的状态——红瓦白墙绿地的赤道英伦学院风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