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酒,其实是学生给我取的外号,有一次同学在做一个游戏“从别人眼中认识自己”,每个人手牵手,眼对眼,告诉对方“在我眼中,你像……”。有位同学说我像红酒,因为红酒的成分复杂而丰富,越喝越醇。同学如是形容。
笔名红酒也是因为自己身上有感性和理性的元素。年轻时曾经醉心于舞蹈,后来到美国留学,转身一变,成为了一个理性的学者。 可能因为早年舞蹈的烙印比较深,我还是比较喜欢那个穿长裙,带长耳环,走路轻盈的自己。每次新班开课,我走进教室,同学都会有点傻眼,这个个子小小的女人怎么是教授?我还蛮喜欢挑战他们刻板印象的感觉。谁说教授就应该是那种清汤挂面发型,服装线条简单,说话认真沉着的样子?!我喜欢这种“我是”但“我也不是”的存在。
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“文化边缘人”。早期我是华校生,后期接受美国教育,早期我是舞者,后期变成学者,这种混搭,让我体验到两边不同的世界。这种中西融合,理性和感性兼容的特性一直是我在生活和事业里的一种优势,让我能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有独特的思维和视角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