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故事:在中国武汉市公务员招聘面试中,曾有这样一道题目:“如果悬崖边上有一块金子,让你开车去拿,你认为离悬崖边多远最好?为什么?”许多考生的思维是,要用尽各种方法离金子最近可又不能坠车。只有一名考生小李的回答不一样,他说:“我会尽量远离悬崖。悬崖边上的金子是美丽的诱惑,去取就意味着冒巨大风险,把自己置身于悬崖之上,脚下是万丈深渊。我自知能力有限,可能金子没有得到,人早已摔得损身碎骨。所以倒不如克制贪婪,拒绝它的诱惑,远离它。”结果,小李是唯一以高分通过面试的。他的明智之处,就在于深谙“知止”的要义。

·无力

何谓自重?所谓“君子不重则不威”,一个人不懂得自重,无法自我把持时,则容易受到外来的诱惑,诱惑很多时候会带来犯罪的灾祸,所以人要懂得自重,才可免于受害。知止又如何?既是知道自己能力有看不到但守得住的边界,又能控制欲望限度,最关键的是能做到适时停下,而不会贸然行动。

诱惑看起来是从外面而来的,万种风情、靡靡之音、轻柔温暖的感触;然而,佛经一再的告诫我们,所谓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的绳索,会把自己紧紧的捆绑。人不能怪外境的诱惑,这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无力,所以才抵制不了,所以,知道自重和知止很重要。

·实践

诱惑是我们的敌人,国家的法制,社会的舆论,其实都在帮助我们抵抗敌人,帮助我们不可以在物欲面前打败仗。我能不受诱惑,诱惑的外境就会成为我的俘虏,可以为我所用;我澹泊自持,我节俭生活,我体念物力维艰,我守道守德,就不会为物役所累。一个人只要能训练自我内心的力量,不受外境的诱惑,就能活得自在。

生活中的实践,其实可以从这样做起: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间的主客关系,不让自己与它产生关联性的想象,就不会有太多的执着。只要能够保持警觉心,时时调和理性和感性,就可避免被七情六欲的执着所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