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故事:尹公之他是卫国人,他是郑国大夫子濯孺子的徒弟。子濯孺子奉国君之命攻打卫国,但因发病拿不起武器,被卫国大夫庾公之斯追杀,子濯孺子却料定自己不会被害。原来,庾公之斯正是尹公之他的徒弟。子濯孺子知道尹公之他为人正派,所以断定他看中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的。

果然,庾公之斯没有伤害他的师公。他见子濯孺子因病不能拿弓,于是拔去锋利的箭头,射箭而去,既尊重了师道,又不辱国君之命。

故事出自《孟子·离娄下》,名为“取友必端”,讲的是关于取友与识人的故事,包含“端”字的词语,如“端正”、“端庄”、“端方”、“端一”等,多作为一种美好品德、形貌的体现,强调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的价值追求。

·自勉

俗话说:“人和人好,鬼和鬼好,苍蝇和烂腿好”,选择朋友很重要,结交什么样的朋友,对自己的一生往往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,不能不慎。如何才能得到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?首先须问自己想交什么样的朋友。如果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,就要拿出自己的真心,以道德、以义气、以慈悲来交往;如此得来的朋友,在紧要关头时,大都能同甘共苦。和朋友相处,彼此要讲究知心,讲究坦诚,讲究肝胆相照。双方以真实的言语、真实的感情交往,摒除利害关系,拥有手足般的义气情谊,能相知相惜,相互关爱,彼此扶助,就是真正的肝胆相照了。

同样的,我们要结交有内涵的朋友。但在这之前,我们也要先充实自己的内涵;懂得随时吸取新知的人,智慧容易开启,也会吸引许多见多识广的人到身边。刘禹锡之交往即是“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,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”。

另外,有道德的人、有修养的人,无人不欣喜,不论远近,大家都会争相来亲近。能和这样的人交往,会依他自勉,而得到提升,此即所谓“与善友交,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即与之化矣”。

·容忍

朋友相交,贵在知心。在他荣华富贵时固然很欢喜,万一贫穷、失意、受苦受难时,你也不能轻视他,能够贫贱不轻,才是真正的患难见真情。所以和朋友相交,贵在彼此相互帮忙。相互协助,你能付出多少,朋友必能回馈多少。

朋友相处,有时难免会有误会,有一些看法上的不同,乃至在语言上发生口角,此时须互相包容、容忍,尤其要难忍能忍。如果一点包容忍耐的胸襟都没有,再好的朋友也不能长久相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