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回老家合肥过春节,正赶上安徽博物院举办的“大唐盛世 法门珍宝——唐代文物精品特展”。记得2014年,“法门寺与大唐瑰宝展”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呈献,我去看了,大开眼界,尤其一组唐代茶具,更是留下深刻印象。如今在合肥重睹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,激活很多记忆。

法门寺,位于陕西宝鸡扶风县,创建于东汉,在唐代到达鼎盛,先后有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。874年,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,按照佛教仪轨,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。法门寺塔1981年8月24日因连绵秋雨,半壁倒塌,另半壁巍然屹立。1987年4月,拆除残塔时,发现唐代塔基及地宫。打开神秘的地宫大门,2000多件重宝簇拥佛指舍利横空出世,震惊世界。常言:“地下文物看陕西,地上文物看山西。”此言不虚。

安徽省博这次特展精心搜集了来自中国各地九家文博单位(以法门寺博物馆为主)共132件(组)唐代文物精品,包括富丽堂皇的金银器,捩翠融青的秘色瓷,奇异多彩的琉璃盘,栩栩如生的彩绘陶等各类珍宝,尽显大唐社会的风采神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