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铁站内,有一排小吃店,其中一家店,店面上写了售卖的娘惹糕点,只是其“糕”字有误,写成了“娘惹高点”。
店面之错字从未改正过。于是地铁站内,人来人往,这些年来“娘惹高点”也成了地铁站内固定风景。每每看着“娘惹高点”字样,总会胡思乱想:也许这家小吃店,真是专门售卖吃了可以使君长高的娘惹小吃,配搭娘惹小吃之美味与可口,是高明的行销手法;也许店家特意要人驻足,向其指出错字,店主便可借机向人售卖其娘惹小吃,亦未可知;或许店家的柜台处不低,店主希望来购买娘惹糕点的顾客皆高点,顾客若不高,店主不会知道有顾客上门了。
错字会惹人发笑,但谁又没有写错字的时候?上学时对华文课之印象,便是做改正。大学时期热衷写文章,和朋友分享创作时,总也会被友人挑出其中的错别字。如今投稿,亦会发现自己写的错别字,颇为无奈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