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理旧物翻出一叠小册子,那是新加坡广播电台华文节目组,在20世纪70年代的播音教材和歌簿。那时给电台寄去回邮信封,就会收到这些小课本和歌集,然后在特定的广播时间,守在收音机旁边听边学边唱。这些项目包括《学汉语拼音》《文章选读》以及《歌曲教唱》。

在那个华文文化氛围尚浓厚的年代,加上岛国在1974年开始有了彩色电视节目的冲击和竞争,电台另谋运营策略,制定新的播音方针。这包括:1973年成立“少年儿童广播研究组”,1974年组建电台华乐团,以及在1975年创立电台合唱团。这期间该台也与南大华语研究中心联合开办“汉语拼音培训课程”,以提高广播员的语音水平。 这些新团队后来成为电台的生力军,录制了不少广播剧、歌唱、演奏和语文等节目,他们也定期对外演出,以落实推广和传播艺术文化的宗旨。

教育部在1974年开始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教材,取代沿用已久的注音符号。1975年电台适时推出《学汉语拼音》课程,它涵盖字母的发音、拼音方法、拼写规则等章节,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学好华文华语的进修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