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卢浮宫不远的十字街头,有座金光闪闪的圣女贞德雕像,民族女英雄骑在马上英姿勃发,其凛然令人想起从前一出粤剧电影的名字,《不斩楼兰誓不还》。源自唐朝诗人王昌龄其中一首《从军行》,如果养在法兰西的村姑通晓方块字,大概不会反对好事之徒隔山隔水移花接木:“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,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”

可笑的是,实在不肯定有没有看过那部尘封的电影,念念不忘片名,只因为二十多岁在美国加州念书,周末跟随黄姓香港同学遨游交际场所,立定心肠与陌生人交流的他,出征前总咬牙切齿宣扬意愿无比坚毅,几十年后言犹在耳:“哼,今晩我不斩楼兰誓不还!”你别说,正能量思考模式还真见效,勇士花枝招展入宝山,鲜有空手而回独守空帏的悲壮下场。

镀金村姑,游客或者不屑一顾,老派法国百姓则普遍奉为偶像,15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期间三遇圣人显灵、郑重委托护国任务的传奇,就算今时今日宁可信其有的虔诚教友寥寥无几,抗暴事迹倒没有谁介意借题发挥,受火刑魂归离恨天有种无坚不摧的戏剧张力,聪明如政客,不会不察觉内宣外宣皆宜潜质。初抵巴黎我便留意,每年5月某一天,电视新闻都出现某政党在雕像脚下举行献花仪式的镜头,不过粗心大意,搞不清良辰吉日究竟选择劳动节,还是落在二战结束的5月8号。查资料,原来直至1920年才正式封圣,同时立法规定5月第二个星期天为纪念日——可惜没解释怎么鞠躬如仪的只得极右派,难道“法兰西优先”不是匹夫有责吗,无条件放弃祠堂猪肉,眼白白看着猪跑,太对不起祖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