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2月,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骤雨让墨尔本市民面临断电断水的窘境。那场风灾促使危机意识敏锐的IT男开始行动起来:他陆续在阁楼里囤积了好几箱瓶装食水!自从耳闻目睹了今年3月初热带飓风阿尔弗雷德登陆澳大利亚东海岸所造成的破坏之后,他就更严阵以待了。除了加添太阳能板的储备电池之外,他还添购了一台家用发电机,并且在后院安装多一个雨水储存箱。这些设备都是为了确保在灾难时期有不间断的水电供应。

我是一个生性随遇而安的人,对于他的未雨绸缪之举不免感到小题大做。因此,我没有采取相应的行动为家人囤积粮食或生活用品。面对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,该未雨绸缪,还是随遇而安?我在二者之间摇摆不定。就在我犹豫不决之际,碰巧在油管看了一部由漫画改编成动画的影片——《当风吹来时 》(When the winds blow )。它让我对应对灾难有了新的洞见。

这部影片是以冷战时期为背景,讲述了一对年老的夫妇面对核战的心态和对策。当时,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都大力发展核武器。两大敌对阵营形成所谓“相互确保毁灭”(MAD)的恐怖平衡,而影片中的Jim和Hilda就生活在核竞赛的阴影下。这对夫妇选择离开繁华都市,移居到英格兰的乡下。他们原以为可以就此过着平淡安逸的晚年,那料到这样与世无争的乡居生活没有维持多久就倏地结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