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信息:《错误》这首诗这样写道:“我打江南走过/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/东风不来/三月的柳絮不飞/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/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/跫音不响/三月的春帷不揭/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/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/我不是归人/是个过客”;这是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的一首现代诗。

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,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,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之一,被海内外多次收入教科书。这首诗的主角就是以郑愁予母亲为原型的。

2015年郑愁予81岁时,他在《错误》发表之后的60年,在台湾金门大学讲解《错误》这首诗的背景。他说:“达达的马蹄”是他亲身的经历,是一辈子忘不了的,是存在他潜意识里的景况。这经历是他大约6岁时,跟着家人从南京逃难到山东,因为日军快要攻打南京。在逃难的路途走路时被军队拉着炮车的马队撞开,让他印象深刻。

备战总动员和马队达达的马蹄声,就在他的潜意识里形成一个画面,让他日后在江南的一个村落、写《错误》这首诗时,自然的跑出来的这句话。达达马蹄的意象是指战争的爆发,《错误》是指时代的错误。

·占有

参与韩战的美国五星上将布雷德利,在《将军百战归》一书中说,我们在错误的地方、错误的时间,与错误的对手,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。和平既然为人类所爱好,为何世界各地仍是大大小小的冲突、战争不断呢?经上有句话说:“以欲为本故,母共子诤,子共母诤,父子、兄弟、姐妹、亲族展转共诤,更相说恶,况复他人?以欲为本故,民民共诤,国国共诤,彼因斗争,更相憎故,以种种器杖展转相害。”

人类有历史以来,就不断地有各种纷争。从上古时代的人,使用打猎的武器来对付敌人,就可以知道人类往往因为占有欲而产生战争等暴力行为。占有欲的根源就是“我”,因“我”而自私,因“我”而执着,因“我”而爱染,因“我”而纷争。“我”之一念,令人永不安宁。

·消除

在这个世界上,有的人往往为了一点小事而发生冲突、争执,互相仇恨,乃至动刀枪杀伤对方,以泄心中的愤恨。瞋恨会使人失去理智,不择手段的毁灭一切。所以,以瞋不能止瞋,因此,唯有消除炽盛的烦恼大敌,重视内心的净化,才能远离战争的梦魇。最理想的情况,就是大家回归到爱的立场,学习包容、原谅、宽恕,才能开启和平的契机。

正如一行禅师所说:“我们常常认为和平就是没有战争。但如果深入观察战争的武器,就会看到我们自己的心,自己的偏见、恐惧和愚昧。为和平而努力,就是要把战争从我们自己、从每一个男人和每一个女人的心中连根拔起。”也唯有善法中的“慈悲”才能化解瞋恚,才能使国泰民安,天下太平。

佛心

星云发师书本
星云发师书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