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黎两大歌剧院近年越来越一票难求,许多时候当票房对普通观众开放,选择已经所剩无几。当然我指的主要是芭蕾节目,因为迄今不太热衷歌剧,京戏粉丝所谓的“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”,放诸四海其他剧种皆准,天籁灌进耳朵五音不全,贝里尼戏宝华格纳心血随时张冠李戴,只懂得略略欣赏服装布景,也就抱既来之则安之态度,兴之所至作壁上观,不得其门而入不痛不痒。自幼钟爱的芭蕾着紧得多,虽不至于迷到茶饭不思,生活缺乏甜品点缀毕竟无趣,上网站处处碰到“满座”牌子,怅然若失在所难免。
聪明伶俐的你可能建议,开票房前预先订购早鸟套票,不就天下太平万无一失吗?唉,舞迷的疙瘩罄竹难书啊,来者不拒的纯真时代老早成了历史,背负追星十字架可不是开玩笑的,兜兜转转臻达“非君不嫁非卿不娶”田地,严拒乱点鸳鸯谱。舞者名单通常演出前一两个月才落实,门票根本没有办法大半年前抢购,花一百几十欧元与错误的天鹅共度一宵,堪比和语言无味的张三李四促膝谈心,岂不冤哉枉哉?
起初还以为,常满盛况限于古色古香的嘉里耶歌剧院(也作加尼叶歌剧院),远方游客一箭双雕,浏览拿破仑三世十九世纪经典建筑之外加赠三数小时声色之娱,消费算盘打得经济实惠。后来发现,尚未荣登地标宝座的巴士底歌剧院同样客似云来,一举两得的假设显然不能成立。再细心观察座上客,屡见携眷出席的西装革履青年才俊,二三十人成群结队,中场休息鱼贯操进水酒恭候的私家休憇空间,终于明白,应该是株式会社大手笔招待麾下员工及商务会议嘉宾。事实上歌剧院有个叫AROP的组织,会员坐拥优先购票参观后台种种好处,虽然欢迎表演艺术爱好者以个人名义有钱出钱,相信更吸引大机构和财团慷慨解囊,既有面子也可以免税,何乐而不为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