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故事:七岁的王戎和很多小朋友一道玩耍。他们看见路边有李树,树上结了很多李子,枝条都被压弯了。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,只有王戎没有行动。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,王戎回答说:“这树长在大路边,却还有这么多李子,这一定是苦李子。”其他小朋友不相信,摘来一尝,果然李子都是苦的。
王戎长大后官至司徒,以功进安丰县侯,他是“竹林七贤”(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)中年龄最小的一位,善于人才品评和识鉴,曾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,这与他从小就善于观察、推理是分不开的。
·私心
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见微知著,就能提前看到时机的来临,做好充分的准备;这样的人,也能在灾祸没有发生之前,就看到苗头,防微杜渐,将灾祸消泯于无形。袁康(东汉初期史学家)说:“圣人见微知著,睹始知终”;有智慧的人,自然能从细微的事物中,观察到大道理;从一个例子中,而推知晓喻其他事物。然而,一般人会问的是,如何能做到见微知著?其实这都要从观察开始。
所谓“日”有所“知”,则成“智”。一个人见识博,则不迷;听闻聪,则不惑。不迷不惑,自然有智。其实,一般人之惑,主要还是惑于私,因为有私心私欲,所以在看人看事,都缺乏中立,甚至先入为主,在这种情况,我们如果能做到除私,待人处事则明,明则慢慢自然智生。
·全面
我们要善于观察,应该注意什么?首先是不只要观察外表,还要观察内容;不止要观察一事,还要有全面观;另外,我们也要学习观察现在和过去,而最重要的还有,不仅要观察已然,也要观察未然。我们看人,如果要知道对方的人品个性,不能只凭对方一句话一件事就下判断,这是不对的。因为有些人外表看起来很凶,但其实性格温良,也有的人外表姣好,但内心奸诈。所以,具有观察力的人,看人要内外皆识,才好有判断。
而所谓的“观察现在与过去”,关键在于也要去了解一个人的过去,知道对方的一些来历。观察事物的重点,肯定不能以偏概全,因为事物不是只有二分法,零和观念不用那么绝对,应该在这之间还有第三种的认知。当然,最好的观察力就是做到能“看”到未然,在事物还没有发展到某个阶段之前,就能有情景推演,知道最好、一般和最坏的结果是什么。观察力不是一学就会的,而是需要知识、经验和细心,这些都需要时间累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