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故事:战国时代魏国有位大夫名叫宋就,有一次他被派到魏国和楚国交界的边境上去当县令。魏、楚交界的地方种了不少的瓜,奇怪的是,魏国边境的瓜又大又甜,而楚国边境的瓜却又小又酸。楚国的县令看到这种情形很不高兴,认为瓜农不辛勤耕耘,斥责了他们。楚国的瓜农心中很不是味道,但他们不检讨自己,反而怪魏人把瓜种得那么好。他们商量对策,决定采取报复,晚上去把魏国的瓜苗拔动,让它们慢慢枯死。

过了不久,魏人发觉明明种得好好的瓜,竟然枯死了,检查发现瓜苗的根部都露在外面。魏人觉得这一定是楚人干的,也要去拔对方的瓜苗。宋就知道后,赶紧阻止说:“相互嫉妒埋怨会造成祸患,如果人家对我不好,我就对他不好,未免心胸狭窄。大家不妨接受我的劝告,从今晚开始,每天派人偷偷的潜入楚国瓜园,灌溉他们的瓜田,最好不要让他们知道。”

楚人觉得奇怪,但因为宋就令人爱戴,所以还是照做了。从此以后,魏人便每天晚上轮流去灌溉楚人的瓜田。眼看着瓜田里的瓜一天比一天大,楚人也愈来愈怀疑,最后,他们终于发现是魏人做的。大家惊讶之余,便把这事报告县令,也禀告了楚王。楚王知道后,显出惭愧和不安,认为私自去拔魏国瓜苗的人,应给予适当的惩罚,而对于宋就的宽宏大量敬佩万分。于是楚王准备了礼物来答谢宋就,并要求和魏国订下友好条约,魏、楚两国的邦交也逐渐和睦。

·互动

华人的人格建立在仁义、道德、诚信的基础上。仁字拆开来看,两个人才成仁,一个人如果只顾及自己,没有人爱也不会爱人;诚信则是言加成功,信是人加言,这说明人言要可信才能成功,不要妄语,不要说谎。有些关于“仁”的句子,如“不辞小水,方能成就海洋;不积小善,无以圆满至德”,就是用来形容个人微力的大作用。大家做好事、说好话、存好心,与人互动时要增加情谊、增加善意,这样才不会对立、斗争。

·慈悲

人除了认识自己的相貌外,也要认识自己的心;除了知因果,必然要有仁心。要能为人设想,有爱人之心才有仁心。仁,在佛教叫慈悲,基督教叫博爱,各个宗教对于仁义都有一些发扬、实践,不论是博爱、慈悲、仁义,都是心中有人的存在。

如果我们遇事只能想到以牙还牙,冤冤相报何时了?大家处世不要过于斤斤计较,放宽心胸、宽恕别人、爱人如己,生活才会愉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