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故事:春秋战国时期,一位自认广闻博学的士成绮,经常听别人赞叹老子具有高尚的智慧,心想:“难道还有人比我更有智慧?”因此,他决定去找老子,一见老子就说道:“我经常听人称赞你是圣人,但走进你的住处,我觉得好像进入老鼠洞一样,满地杂乱,你不懂得调理生活环境,枉费我千里迢迢来此,而你竟然是这么糟的人!”
老子听了像木鸡一样,毫无反应。士成绮骂完了返身就走,但是,他一直回想,心里觉得奇怪──我对着人人称为圣人的老子破口大骂,应该颇有胜利之感才对,但为何心里还有失落感,这是什么道理?
当晚,士成绮失眠,隔天一早又去拜访老子。老子的表情和昨天一样,并无愠怒之色,也没有排斥他的表情。士成绮就坐在老子面前问:“昨天我说了无礼的话,但是你一点儿也不生气。我自以为胜利了,可是心里却若有所失,这是什么道理?”
老子这时开口说:“真正体会人生之理的人,会把一切生物平等看待,不管是牛、是马、是狗或是老鼠,这和人有多大差异呢?所以,不管你把我比成什么,我都不觉得是侮辱,因为生命之体是平等的呀!”
士成绮听了有所悟,又请教说:“要如何才能真正体悟真理?”老子说:“你昨天来时摆着架势,两眼露出凶光,由此可知你的心气浮动。要知道,自以为很了不起、傲视他人,只喜欢辩论,则其心念必然不得自在。人人都有纯真的本性,但性子一乱则心中已有自性之贼,最好你回家之后把心静一静,然后把自性之贼抓出来,再好好培养你的无求无怨的善念啊!”
·修养
我们要在受苦时处之泰然,这话要如何理解?古人说在苦中磨知苦方有道,在在说明真修行在受苦受难之时,仍感到泰然和自在。佛弟子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,着粪扫衣,宿居塚间,食腐败汁,遭受外道陷害,身处危难,但是他的内心安然,不以为苦,所以这是真修行。
在委屈时,我们也要忍耐放下;一个人最难忍耐的就是自己受到委屈,觉得不公平不合理。假如在这个时候,不计较、不比较,就是有修养的人。比方,被人误解时,能不急于为自己辩驳;或者当别人出语不逊时,心里能够忍耐承受,以平等、放下的心来处事,修行就能见真章。
·原谅
而在生活中修行,最难的是做到在受辱时心怀慈悲。当我们受到利益时,心里感到很安乐,就能以慈悲心待人;反之,在受到他人侮辱时,还能不计较,以慈悲的心量来原谅他,这个就是真修行。佛弟子舍利弗遭人毁谤侮辱,但是他的心中毫无怨恨,反而躬身反省,把吃的东西吐出来,以表示清白,他的心犹如大地,能容纳清净之物,亦可堪载污秽屎尿,同时以慈悲心对待毁谤的人。舍利弗是真修行的榜样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