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信息: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:把两只羊,放在两种不同的环境,一只散养在草原上,每天可以自由行动。另一只拴在木桩旁,又在它旁边拴了一只狼。但是因为距离,狼咬不到这只羊。一段时间后,散养的那只羊很健壮,拴养的那只羊却死了。那只羊不是被狼吃掉的,而是每天面对着狼,担惊受怕而死。

人在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?许多人就像那只被拴住的羊,时时恐慌,处处焦虑。本来稀松平常的事,猜疑多了,便惶惶不安。

·有无

苏东坡踌躇满志时,在人事复杂的朝廷,写就的文章也不过是应景之作。当其绚丽的生活坠入谷底,再无车马之喧,也无恭维之言,他宁静地只闻自己的心跳,于是思维在漫长的宁静,最后发酵成洒脱豪放的思维,也就有了《赤壁赋》与《赤壁怀古》的不朽名作。

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,他小说中的奇妙想象,得益于当年放羊的牧场。蓝天下宁静中,风在动云在飘,他的思绪也在飞。是宁静激活了他奇特的想象,是宁静积蓄了他生命的能量。

现代人在名利场上,烦恼多只因过分追求“拥有”,而完全没有尝试用宁静的心去感受“有”与“无”:“有”带来的安乐是有限的,“无”带来的安乐是无限的。腾出物欲空间,让宁静驻在心中,我们自会有不一样的气质。

·拨弄

古云:“静中静非真静,动处静得来,才是性天之真境”;心要能在喧嚣吵闹的情境中,保持住本心的平静,这才是真功夫。古来祖师大德,在作务劳动中打透禅关,维摩大士弘法于红尘里;庞蕴居士一家人悟道于俗务中;身居高位的斐休、杨亿在官场中一面运筹帷幄,一面参禅学佛。这些都是“热闹场中做道场”练心、修心的典范。

想要达成远大的目标和成就,我们需先让自己的心沉静。吾人虚妄的心,常在乱念中起无明,滋生迷思,尤其在情绪低落时,容易逞意气,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,宛如汹涌的浪潮掀翻船只。

所谓:“静念投于乱念里,乱心全入静心中”,我们纷乱的心回归平静时,正是摒除外物妄心拨弄,独坐观照,善护自心的时刻。保持“静”,就是让我们保持理性、充满力量,足以去明白自己的内心,守住自己的初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