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国立大学属下的耶鲁—国大学院将于6月底正式关闭,该院图书馆4万册图书当中的3万本,已转往大学里的其他图书馆,剩余约9000本“重复以及使用率不高”的书籍,则交由回收公司销毁。一切安排妥当后,偏偏有学生在走道上发现了将交付回收公司处置的六七十袋书册,当下把弃书拍录,公诸于世,对大学浪费资源、轻率对待书本的行径表达了不满。新传媒记者到现场采访,遇见五名学生正与国大职员和回收公司职工起争执,国大人员一语堵死了回头路:这些书是要回收处理的,不能保留,也不能捐赠。

弃书消息火速燎原后,引爆八方舆论的口诛笔伐。国大图书馆馆长随即对失误弃书向社会道歉,承认馆方不解学生留书的意愿,也未积极向学术人员传达书本善后的信息。遗憾的是,生米煮成了熟饭,约9000本“多余”的书籍中,回收公司运走的500本再也追不回来。馆方承诺,余下的8500本,将通过正途让有兴趣的师生索取。

事件过去了10天,媒体的反应一面倒不苟同大学图书馆把书当废物处理的行为。因素之一,耶鲁—国大学院成立不过14年而殇,馆里的书籍说不上老旧,又具参考价值,岂能如此草率将它化为纸浆?虽然线上阅读方兴未艾,许多书籍也已数码化,但人类飘香千年的纸本书册仍是不可蔑视的精神符号。俯看世间:不穿不用的名牌服饰手袋,人们都不舍得直接丢进垃圾桶。将之送予他人,宛如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