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信息:东汉著名军事家马援的侄儿马严、马敦都喜欢讥笑议论别人,而且好结交轻浮的侠客。马援以前在交趾(中国古代对于越南的一种旧称,为中国西汉至唐朝郡名)时,写信回来告诫他们说:“我希望你们听到别人的过失就像听到父母的名字一样,只能是耳朵听见,不能从口中说出。好议论别人的长短,胡乱评论国家法度,这是我最厌恶的,我宁愿死也不愿听到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。今天对你们讲这些,正好像女儿出嫁时父母亲手给她系上佩巾、佩带,重申父母的训诫一样,想教你们终生不忘罢了。”

马援又说:“龙伯高(龙氏先祖,汉代零陵太守)为人敦厚,办事周密谨慎,不说别人坏话,谦逊节俭,廉洁奉公而有威严。我爱戴他敬重他,希望你们学习他。杜季良(知名游侠,曾为越骑司马,因被告状而罢免)为人豪放,很讲义气,忧别人所忧,乐别人所乐,什么样的人他都不疏远,他在父亲出丧时邀请宾客前来,几郡的人都赶来。我爱戴他尊重他,却不希望你们学习他。学龙伯高不成,还可以做谨慎的人,也就是所谓‘刻天鹅不成尚且还像野鸭’;学杜季良不成,就会堕落成为世上的轻薄子弟,所谓‘画虎不成却像狗了’。”

这是《古文观止》里的“诫兄子严敦书”,作者就是马援。他要求家人时刻保持谦虚、谨慎以求保全自我,从而保证家族的延续和发展,这种戒惧意识在诫文中转化为对修身养德的强调。

·随喜

社会上,军人有军人的本色,学者有学者的本色,工人有工人的本色,甚至政治学家都有各自的本色。问题是,有些人往往把人做得失去了本色,例如青年好强斗狠,他说这是英雄本色,其实这不是英雄的本色,这是狗熊的本色;少女虚荣游荡,她说这是女人本色,其实这不是女人的本色。

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本色,就是失去了立场,失去了人的本位。世界上,每个人只要能够坚守自己的本色,就足以让人倾心,自己常保纯真清净的赤子之心,拥有悲天悯人的慈悲之心,平时待人亲切热诚,对工作尽责能承担,对世间主动服务奉献,到处随喜结缘,把自己的经验、智慧分享他人,如此怎会不令人倾心而乐于亲近呢?

·标榜

人,真是奇妙的动物,有的人闻过则喜,有的人闻过则怒,有的人一直谦虚,述说自己的不够圆融,也有的人一直在挖空心思,说自己如何伟大和崇高。有的人一直感觉自己道德不够,修养不够,惭愧认错,修身改性;但有的人一直就在述说自己称心得意的往事,发挥未来高不可及的理念。一再叙说当年勇,叙说现在强,真是不可一世。

有的人欢喜赞叹别人,尊重别人,说别人好话;有的人一再夸赞自己,标榜自己多少的功勋。有的人都是你坏我好,但也有少部分的人经过检讨后,自觉我有缺点,你才是全对。像做人的本色,有这么多不同的想法,我们都得细思量,究竟想做什么本色的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