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我出生、成长、老去,到如今已过古稀之年,算起来我总共搬家17次,真是匪夷所思。从中峇鲁、大坡、芽笼、女皇镇、汤申路上段、翡翠山、东陵福、加东、杜佛、马林百列、汤申路上段、格兰芝路,直到如今已在这儿安居25年的谦道。

其中,住得最短暂的地方应该是翡翠山,短短不到一年,说不上有什么归属感,却留下不少难忘的记忆。每当谈起年少时住过翡翠山,人们似乎总有一种艳羡的眼光,因为印象中的翡翠山,是当前家家户户楼宇典雅富丽、门庭院落枝繁叶茂花争艳的景观,殊不知我们那个上世纪60年代租住的家是个破陋不堪的旧车房。

那时我每天走两公里路到金炎路的南侨女中上学,必定经过靠近乌节路出口的新加坡华人女子学校。这是本地第一所女校,由宋旺相和林文庆创办。我眼望校门口进进出出穿湖蓝色连身裙校服的女生,感觉这翡翠山好像并不属于我,心里百感交集,因为那时原本和我中三同班的几个好同学,不知何故突然都离开,转去英校上学。她们总是问:“这Singapore Chinese Girls’ School 就在你家路口,为什么不去那儿?”我真的从未想过、也庆幸没有离开南侨。难以想象,倘若我转学去SCGS,今天的我,会是怎样的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