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故事:两位年轻人从乡下来到城市,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赚了很多钱,后来年纪渐大就决定回乡下安享晚年,在回乡的路上,两人碰到白衣老者,老者手上拿着一面铜锣。两人并不认识老者,好奇地问来者何事?老者说:“我是帮人敲最后一声铜锣的人,你们都只剩下五天的生命,到第五天黄昏,我会拿着铜锣到你们家的门外敲,你们一听到锣声,生命就结束了。”讲完后,老者消失不见。两人听完后呆住了,心想好不容易辛苦赚了钱,要回乡享福,结果却只剩下五天好活。

两人各自回家。第一个人就此愁眉不展,心里总想着他赚来的钱该怎么办,他就这样面如死灰什么也做不了,脑海中一直浮现出白衣老者来敲铜锣的情景。第五天老者如期而至,他一听到锣声,立刻倒下死了。

另一人回到家乡心想:“我从小离家,从没为家乡做过什么,现在只剩下五天可活,我应把赚到的钱拿出来,分给家乡所有苦难和需要帮助的人。”于是,他不仅积极救济,还计划铺路造桥,光是找人谈建设就让他忙得不得了,根本忘了五天后的铜锣声。

第五天到了,那人也把钱花的七七八八,村亲们非常感谢他,请了大锣鼓演歌仔和布袋戏,场面非常热闹。黄昏时分,白衣老者依约出现,在他家门外敲铜锣。锵锵锵地敲了好几声,可是大伙儿全没听到,那人也没有听到,老人再怎么敲也没用,只好走了。那人过了几天才想起敲锣“催命”的事,还在纳闷:“老者怎么失约了?”最后那人活到80多岁,因为他的善举,村民们还为他立像纪念。

·善恶

人到死亡时,一生所做的大善大恶,这时都会浮现在眼前。假如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,这时肯定会后悔。所谓“不见棺材不掉泪”,不到临终不会知道自己的所行所为。假如在往昔生中,有做过缺德的事,这时想要补偿,也很困难。就连大哲学家苏格拉底,临终时有人问他,有何遗言要交代?他说:“我欠人一只鸡,还没有付钱!”从好处说,大哲学家不会拖泥带水,不想对人有所亏欠;说得不好听,在这个世间上,我们是否有检讨过,是自己欠人家的多?还是人家欠自己的多?假如别人欠自己的多,可以含笑而去,假如自己欠别人的多,在这种生命交关的时刻,又怎么来得及偿还呢?

·六道

人到死亡时,种种挂念当中,最挂念的就是死后要到哪里去?佛经指出,所谓“一心法界”,死后的去处有四种圣人的境界(佛、菩萨、缘觉、声闻),有三种善道(天、人、阿修罗),有三种恶道(畜生、饿鬼、地狱),一共是十种道路。一般人,四圣不容易有份,三善三恶的六道轮回,这是必然的。会到哪一道?这也是不由挂念。因为“万般带不去,唯有业随身”,我们平时所做的善恶业,这时都已安排好了你的去路。生命的结案,是善道?是恶道?就要看自己往昔所造的诸业。

面临死亡,应该面对现实,接受死亡的考验,并为来生结个好缘,这才是最重要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