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作等身的美国同志作家艾德蒙怀特(Edmund White)6月初逝世,享年85,网上悼念如雨后春笋,尊称他为启蒙老师者遍布五湖四海,大有生荣死哀之势。不能否认,老先生透过文学提升身份认同的努力功不可没,甚至是盏照亮彼岸处处闻啼鸟的苦海明灯,得人花戴万年香,受惠信众合十礼拜非常应该,可惜我生得太早,错过了普度众生的杨枝水——可不是,80年代其成名作《一个男孩的私故事》(A Boy’s Own Story)面世,我已经是个满脸风霜的江湖败类了,用港式潮语形容,不折不扣“坏过凯婷”,肩膀根本没有承受教益空间。
往后才知道,翻阅这本哄动一时的童男成长小说之前,早就拜读过开路先锋的文字。70年代初借升学为名抵达加州,书店畅销排行榜上有本图文并茂的应用手册《性的乐趣》(The Joy of Sex),绘形绘声揭开男欢女爱神秘面纱,虽然事不关己,手痒在所难免。销路实在好,过不了几年,《同性的乐趣》(The Joy of Gay Sex)应运而生,两个指男入门的导游之一,正是尚未进攻文坛的怀特。不是我自夸,普通读者耳中的平地一声雷,没有亲自体验都曾经在成人影院领教,惯见寻常百毒不侵了——恕我又再梦游似的迈入香港通俗文化语境,这回是“阿Sir做嘢唔使你教”(老子办事不必你教导)。
90年代落脚巴黎不久,辗转听闻怀特曾长居此地,不过刚刚又搬走了。不记得从什么渠道得到的消息,互联网还没有盛行,接收竟然灵通,勉强也算一奇。连地址都一清二楚,介于蓬皮杜中心和城市剧场之间,楼下是家卖月下货的书店。擦肩而过缘悭一面,不知怎么想起张爱玲《张看》自序,说当年念港大陪炎樱去中环某戏院赴父亲老朋友之约,乡里“听见摩希甸的女儿来了,一定要见见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