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故事:明代有一位大学士名叫徐溥,他在私塾读书时,时常不苟言笑,行为也十分老成。一日,徐溥从口袋中拿出一小本读物观看,塾师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,走进一看,却发现本子上面摘抄着密密麻麻的儒家经典语录,不禁对他刮目相看。
徐溥还有一个习惯,他在桌上放两个瓶子,一个装黄豆,一个装黑豆,分别代表进取与退步。如果他做了一件好事,或者完成一个任务便会投入一颗黄豆;拖延、有过失时,便会投入一颗黑豆。经年累月下,在他的不断自省与自律中,黑豆逐渐变少,黄豆越来越多。后来,他成为众人仰慕的大官,还一直保存着这个习惯。
·谨慎
有一位老和尚,他房间的墙上贴着作息表和功课表,旁边写着:“自律管好自己,慎独切莫放逸。”老和尚认为,管理自己就像管理千军万马,要军纪严明,若违即罚。这就有些像徐溥的例子,以黄黑豆警惕自己,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,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品德。
对于一般人来说,独处的难就在于“慎独勿放逸”,不单是为约束行为、语言,更多是为守护心念。弘一法师开示“慎独”时就这么说:“吾等凡有所作所为,起念动心,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,无不尽知尽见。若时时作如是想,自不敢胡作非为”,意思就是:“我们无论做什么、想什么,佛菩萨乃至诸鬼神都知道,应时时保持谨慎,不做坏事。”
·自律
慎独是高度自律的表现,它可以使人保持一贯的道德自觉,有效地守护言行和心念。对于想要在生活中修行的人来说,若能以佛制的戒为指导,严格执行独处纪律,福报和智慧自可增长。而简单来说,这就是:“修行摄护身口意,独处全仗于自律;看似一时不自在,日后必获大欢喜。”
当然,我们在慎独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“不自欺”,如果以为没人看到,就不约束自己,就是自己欺骗自己。慎独为了成长自己,是我们道德自律的一个很好的表现,与外人无关。这当然不容易,就如荀子所说: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”,我们与恶的距离,就是要一步步慢慢地拉开,并与善挨近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