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0日下午看“雨果唱片”网上直播,易有伍先生讲了不少古琴故事,很精彩。“雨果”1986年在香港创办,明年就四十周年,一共出版了46张古琴CD,几乎囊括了中国最好的古琴演奏家。其中,不少现在已经过世了,多亏老易让这些老琴家留下了出色的录音。老易还保留了这些老琴家当年的信件,他们大多写一手好字,这些手札非常珍贵,期待老易整理出版。
易有伍说林友仁操琴的时候很严肃正经,私下却喜欢喝酒聊天,一副乐天派的样子。老易去上海,喜欢找他吃饭聊天。老易这段话令我意外,我喜欢林友仁先生弹的《普庵咒》,没想到林先生私下如此接地气,“酒肉穿肠过”。这首古琴佛曲相传是一位和尚写的,曲中描写了撞钟、敲木鱼、诵经等场面。一般来说,古琴“声少韵多”,这首却以“声”为主,虽如此,但一点不影响它的韵味,准确说是别有韵味。这个韵味,是这首曲子的佛门氛围带出来的一种平和气韵 。
吴兆基是苏州大学数学教授。老易说录音因为怕掉码,保险起见都录两遍,给吴老先生录胡笳十八拍,也录了两遍,他每遍弹奏的时间都是18分28秒,如此精准让易先生大为吃惊和佩服。不少琴家很忌讳《广陵散》这支曲子,认为它满腔嗔恨,不足为训。大儒朱熹甚至说它“最不和平,有臣凌君之意”,宋元之后,文人很少碰它了。“雨果”给吴兆基老先生录音,他就是不肯弹《广陵散》,嫌它怨气、杀气太大,说:“弹这首曲子很费气。”有些琴家抚琴,不过是自得其乐,何必弹《广陵散》,跟自己过不去。易有伍和吴老接触后,发现他也懂西洋古典音乐,这在吴老那一代的琴家中,很稀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