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知名科技与财经媒体“36Kr”5月16日发文“《跳楼机》红了,华语乐坛黄了”(黄了,指失败、衰落)。文章细数网络神曲兴起以来,《学猫叫》《老鼠爱大米》《两只蝴蝶》到最近爆红的《跳楼机》,一首首神曲如何让华语乐坛越来越“俗气”。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,李宗盛早在2016年就曾抛出“猪食论”引发讨论,当时他作客“金曲国际音乐节论坛”称:“观众是无辜的,你喂他猪食,他就变猪”。十年过去,每况愈下,笔者认为“审美下沉”是个全球性问题,且即将迎来转机。

东西方文明曾属贵族阶层

中国互联网上将这种土味爆红的歌曲称为“下沉歌曲”,下沉相对于高级审美。文化下沉在过去百年是全球性现象,并非只发生在华语世界。音乐方面,从古典到爵士,到摇滚,再到全球爆红的《APT.》,事实上每一步都曾引起过业界、学院的辩论。曾经古典看不起爵士,爵士看不起摇滚,摇滚看不起今天的洗脑神曲,后者在前者眼中是堕落。美术方面也一样,从古典到印象派,对造型的一再放宽,再到当代艺术,一根香蕉拍卖到天价624万美元……文化的下沉与形式的解放不断在发生。

审美下沉也是人类社会趋向平等的信号。百年前人类识字率低于5%,无论东西方文明都曾是专属于贵族阶层。我们熟悉的《唐诗三百首》、四大名著等,作者无一来自百姓阶层,这折射出全球审美下沉的深层原因:百年前的人类文明,是由士大夫主导的权贵文明;百年后的今天,因为历史经济变革,百姓审美成了不可忽视的力量,两者之间产生激烈碰撞,大众觉得金曲奖的歌曲高和寡,不同背景的人则觉得下沉审美等于“审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