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份去了趟伊朗旅行,在战火爆发前尝了尝波斯经典的甜品Faloodeh。在伊朗,这甜品几乎无所不在,可简单地翻译成粉条冰沙,淋上的糖浆以玫瑰水调制而成,浅尝一口,嘴里是玫瑰怒放的季节。Faloodeh可以搭配藏红花雪糕或开心果,一小碗甜滋滋的,就是伊朗丰饶物产的微型世界。正如煎蕊的绿粉条,Faloodeh最独特的食材是冻结了的细米粉,吃起来有嚼劲,和顺滑的雪糕形成对比的口感。

确实,有食物历史研究者说,煎蕊的前生或许就是Faloodeh。起源于波斯,传入印度后,再辗转下南洋,历经了本土化的重新演绎,成了新马一带经典的甜品。

本地的煎蕊,正如罗惹、沙爹等,一般认为都是源自印度尼西亚。在爪哇它通常被称为dawet,其他地区则普遍称之为Cendol。这名字很有可能源自爪哇语的“Jendol”,意思是“凸起”或“鼓胀”,指的是这道甜品中的绿豆粉条,类似米苔目特有的外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