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故事:有个商人叫祝三思,他到古寺游览,遇到两位僧人,并与他们一起饮茶,期间一僧人对他说:“我欠你三十万贯钱,今天应当偿还了。”另一僧人说:“你欠我三十万贯钱,也该还我了。”祝三思先前并不认识这两位僧人,听后觉得莫名其妙,也就没当回事。后来,祝三思生了两个儿子,在出生前,祝三思曾梦到有两位僧人走进他家中,所以他便为儿子取名僧保、僧佑。
十几年过去,两儿都已长大,但两人性情各异,僧保辛劳勤快,他把所有挣的钱都交给父母,而僧佑却整天只知吃喝嫖赌,最终将僧保挣来的钱挥霍了。僧保气愤难耐,后来染病奄奄一息时,祝三思抱着他痛哭,僧保突变了声音,说道:“我不是你的儿子,你为何哭呢?你前世名叫林达生,很富有,我叫游守静,欠了你三十万贯没还就死了。现在转世做了你的儿子,辛苦为你挣了二十多年的钱,现在连本带息都还清。”说完僧保就死了。
没多久,僧佑也生病,临死时对祝三思说:“我前世叫黄治中,与你一起开了当铺,你多支取了三十万贯没还,现在我已经都取回了,我该走了。”祝三思哭道:“你们兄弟都走了,留下我怎么办呢?”僧佑对他说:“我们两人一个是来还债,一个是来讨债的,你如果想长寿并有能继承家业的儿子,那需要多行善积德。”说完僧佑也死了。祝三思听了僧佑的话,从此努力行善积德,后来果然又生了两个儿子,给他养老送终。
·三世
《三世因果经》这么写道:“有衣有食为何因?前世茶饭施贫人。无食无穿为何因?前世未施半分文…”,可以说,我们所有的业,都不是命中注定的,也非由他人所操控,自作还得自受,侥幸不得,也错乱不得。因果之前,人人平等,因果是人世间最公平的仲裁者。
三世因果的生命观,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:人生的际遇因缘,来自过去身、口、意三业所累积的结果,虽然定业不可转,但经由多做善事的缘分,还是可以重业轻受,转化因缘,消灾免难。因此,在每个发生结果的当下,所做的判断、抉择以及后来的努力都关系着未来的人生,不要因为困难、痛苦而轻易放弃,要能冷静下来,向善知识请益。
·无始
我们千万不要把业障形容成很无奈的事。即使是欠人家的债,现在能够偿还,就应马上偿还,“有借要还”其实也包含着因果的道理。人生有比金钱更重要的,就是信用,而信则有用就表示自己做起事来可以无愧于天地,也对得起因果。吾人的生命,推之往昔,可谓“无始”而来;望之未來,可说是无穷无尽,在此“过去、现在、未来”三世之中,生生不已,业报历然。吾人现在的穷通得失,睽之三世,因果真乃丝毫不爽也。我们如果现在觉得自己有着没完没了的苦因、苦根,就要学习如何慢慢灭掉一切烦恼,才能寄望在未来走入平安康庄的人生道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