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龟来过必留下痕迹。一只1.75 米长的棱皮龟(Leatherback Sea Turtle)在1883年来到新加坡的实乞纳海滩后,不只在沙滩上留下痕迹,还被当时殖民地财务主管兼皇家亚洲学会海峡分会成员Allan Maclean Skinner制成标本赠送给莱佛士博物馆。海龟来这里后会失踪的消息也许就这样在海里传开,之后再也没有棱皮龟来了 。

除了棱皮龟,红蠵龟(Loggerhead Turtle),平背龟、肯氏龟、榄蠵龟……也不来了,也许它们这些年也曾在月黑风高的夜晚,悄悄地爬上新加坡的海滩却没被人看见记录下来,如今还会在新加坡上岸生蛋的也只剩下绿海龟和玳瑁海龟(Hawksbill Turtle)了。根据公园局今年发出的资料,绿海龟已被列为濒危物种而玳瑁海龟则被列入了极度濒危的名单,也不知道哪天连绿海龟和玳瑁海龟都不来了,沙滩上再也见不到海龟的足迹,只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垃圾。三年前参加了一场由SG Beach Warriors在东海岸公园的垃圾清理活动,一个上午10几个人捡起了300多公斤的垃圾,而三年后在东海岸公园的沙滩上做生物多样性海滩巡逻时,垃圾依然是那么多,海龟的足迹上还有被丢弃的塑料瓶。有人说垃圾多是从南方的邻国漂流过来的,可是在北部克兰芝海岸自然公园里看到的垃圾也一样多,这不禁让人怀疑我们是不是已经成了一个被垃圾包围的岛屿?

三年前的8月在另一场东海岸的垃圾清理活动中,队员中有人发现了刚孵化的小海龟。小海龟动作缓慢笨拙地从蛋壳里爬出来,身上沾满了沙。我们立即通知公园局,希望他们能护小海龟周全,让它们能有机会长大,能在20、30年后再回来生蛋,虽然到时它们可能己认不出这个出生的海滩了。刚孵化从陆地回到海里的一到二年间是小海龟最脆弱的时期,存活率很低,也被称为“lost years”。其实,不只这段“迷失时期”,在蛋被生下来到孵化成小海龟的55到60天里也是一个高风险期,因为巨蜥爱吃海龟蛋,而近来马来亚水巨蜥(Malayan water monitor lizard)已越来越多,四处横行。海龟蛋除了有被吃掉的威胁,气温越高,孵出雌海龟的概率就越高,有些海龟在气温超过32摄氏度时,孵出雄龟的概率几乎是零。前个星期五与两位伙伴从凌晨5点到早上7点在东海岸做生物多样性海滩巡逻时,循着沙滩上的两排海龟足迹,发现了海龟下蛋的沙地,通知公园局海滩巡逻组的负责人后,他第一时间赶下来接手了那一窝海龟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