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饭局来了位不速之客,只因老蔡孩子放暑假,携来参加,认识各位世叔伯。刚坐下,老蔡便向服务员要来一副刀叉,接着尴尬地向我苦笑一下。我心中暗笑,他夫妇俩读书时最炫中华文化,如今自己儿子连筷子都不会用,父之过也。

以前筷子叫“箸”,这是个不常用字,很多孩子都不认得,也不大有机会接触,只在学“借箸代筹”等成语故事时才惊鸿一瞥。反而在日本依然叫“箸”,每年8月4日更是筷子节(箸の日)。

筷子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商朝,有一个关于商纣王的成语叫“象箸之忧”,用现代的说法就是“一阔三大”,举个例子:一位中产抽奖得到一个极名贵皮包,被迫做几套衣裳来配衬,从此不再乘巴士地铁。出入德士,甚至买车,以配合身份。因一个皮包而开销变大到不合理,始料不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