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珊·桑塔格在《疾病的隐喻》一书中探讨人们如何用隐喻来理解疾病,并以结核病和癌症为例和对比项,分析这些与疾病相关的隐喻如何对患者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和情绪。桑塔格认为,疾病本身并不是隐喻,但“结核病”“癌症”等医学词语往往被人们用来解释和形容政治和社会问题。“疾病一直以来都被用作隐喻,用来加强对社会腐败或不公的指控……疾病的隐喻常被用来评判社会,并非指出其失衡,而是批判其压迫性。”

疾病的污名化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,人们将社会视为一个“身体”,用疾病来代指这个身体正在遭受侵害,急需得到治疗和大众的关注。将结核病和癌症视为社会污名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,尤其是因为像肺结核这样能够通过空气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传染病。除了预防手段如打疫苗,或者传染后的隔离措施,结核病几乎无法被控制。而癌症是另一番景象。癌症的起源不是单一原因的,涉及细胞基因突变等病理原因,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。它难以完全套用医学史上惯常的理解模式,即通过社会、文化、环境或种族等因素来解释疾病的发生。

那么分娩和生育呢?分娩、生育及妇产科相关议题是我的学术研究领域。在真正经历怀孕与走进妇产医院之前,我接触到的仅是道听途说的关于分娩的恐惧和焦虑,以及来自其他学者研究的研究集成,这些他人的理解与判断塑造了我对分娩的既定印象。然而,怀孕及就医的亲身体验让我意识到,实际情况并非如此。既有研究的局限在于史料往往只记录疑难产或死亡案例,这使我对分娩过程的认识带有明显的“问题化”色彩。很多学者和医生主张顺产,这也是我询问了很多人对于推荐顺产或剖腹产候得出的结论。不仅仅是因为顺产对于母亲而言恢复较快,还因为医生认为非必要时刻他们不希望干预分娩的自然过程。他们不推崇任何一种方式,因为生育往往是因人而异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