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有人问:对C国近年来红红火火的“自然教育”有何看法?该怎么说呢?按我这种老派读书人所接受过的训练,当然是先看看古人怎么做。

C国现今所鼓吹的“自然教育”,大都过于偏重形式,反而失去了古人因为自然环境的触动,从而引发内心深层的感悟那种内在的精神!比如孔子在涨潮的泗水岸边“观水悟德”、通过庭训督导儿子孔鲤熟读《诗》(汉和汉代以后才叫《诗经》)来“事父事君”和“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”,以及最著名的“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”等,都蕴含了儒家的道德修养如仁义礼智、忠孝恕信等素质教育内容。其中,我尤爱“孔子问志”的章节。

《论语·先进篇》记录了孔子询及学生子路、冉有、公西华和曾皙各自志向的对话,老师于前三者的言谈皆不以为然,唯独对曾点的“另类”回答很是欣赏。节文如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