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信息:清朝李密菴曾写过一首《半半诗》,最能表现“一半一半”的悠然境界:“看破浮生半百,半生受用无边;半残岁月尽悠闲,半里乾坤开展;半郭半乡村舍,半山半水田园;半耕半读半寒廛,半士半民姻眷。半雅半粗器具,半华半实庭轩;衾裳半素半轻鲜,肴馔半丰半俭。童仆半能半拙,妻子半朴半贤;心情半佛半神仙,姓字半藏半显。一半还之天地,一半让将人间;半思后代与桑田,半想阎罗怎见。饮酒半酣正好,花开半时偏妍;帆张半扇免翻颠,马放半缰稳便。半少却饶滋味,半多反厌纠缠;自来苦乐半相参,会占便宜祇半。”
这首诗用了逾40个“半”字,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,发人深思。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量度,这个量度就是”中”、就是”半”。达不到这个量度就是”不及”,超过这个量度就是”过”,做事做得”不及”或做得太”过”都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。我们在为人处事时一定要讲究适度,既要有所为,又要有所不为,尽可能地做到利而不害、为而不争。尤其是在面对各种名利的诱惑时,更要适可而止。
·扩大
《大乘起信论》(大乘佛教的一部论书)将一心分为二门,即心的“真如门”与”生灭门”,也就是真心与妄心。真心和妄心并不是两颗不同的心,它是一体两面,当妄心渐渐去除,真心就会慢慢显现。所以,尽管世间上善恶参半,只要善人肯用耐心去引导劝诱,善恶不是绝对的。在一半一半的世界里,我们喜欢月圆的明亮,就要接受它有黑暗不圆满的时候;我们喜欢水果的甜美,也要容许它通过苦涩成长的过程。
一个好人,不管他做得怎么好,一半的人赞美,总有另一半的人会毁谤;一个坏人,不管他做得怎么坏,一半的人不屑理睬,另一半的人仍会同情的为他辩解。因此,在人生的苦乐、得失、毁誉之中,扩大心胸去包容不完美、不完善,就能随境自在、随喜生活。
·正人
维摩诘大士到酒肆赌场,以善巧方便接引众生;佛陀在因地修行时,也曾经为了拯救五百个商人脱离贼难,而不惜犯下杀戒。世间就是这样,有“一半”是佛的,“一半”是魔的;“一半”是正的,”一半”是邪的。但是所谓“正人行邪法,邪法也成正;邪人行正法,正法也成邪”,我们须以智慧来洞察这“一半一半”的世界,如果不能容忍魔的那“一半”,净化邪的那“一半”,就得择善固执,坚守佛的那“一半”、正的那“一半”,千万不要被邪魔歪道的另一半所颠倒迷惑。
在春天里,红花绿叶,显得相得益彰;在夜半空中,星月交辉,更觉宇宙之浩瀚伟大。只要我们懂得互相尊重、包容,彼此调和、平衡,就会发现“一半一半”的世界真美好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