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信息:“家”是人们遮风挡雨、团聚栖息的港湾,是供人居住的地方。“家”字上半部是“宀”,代表房子;而下半部却是“豕”字,“豕”即是“猪”的意思。依照常理,“家”字应是“宀”下有“人”,可为什么却是“猪”呢?这与汉字的象形特点以及古人的畜牧生活有关。
“家”字是会意字,它的外部像房子的形状,中间的部分像“豕”形,“豕”就是猪。上古时代生产力低下,人们主要以打猎为食,生活没有保障。因此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备食,以防饥荒,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“家”的标志。在古人看来,光有栖身之处、还要加上猪,一个家才算富足安定。这就是古人造“家”的依据。
·省思
家,有许多名称:家庭、家宅、家第、家府、家门、家屋、家舍和家园。家有许多的内容:家产、家风、家务、家业、家具和家珍。家,有很多可以形容,如:家声远扬、家常便饭、家庭教育、家传秘方等。家,有很多人物可以称家,父亲叫家严,母亲叫家慈,还有家兄、家妹。家,有很多的意义;有人以家为天堂、以家为安乐窝;可也有人以家为地狱、为冰窖,那如果有“地狱般”的想法,那就需要一家人一起省思、改进。还有,有的家是积善之家、贤良之家,有的家却被人称为暴发户是不善之家;想要传承好家风的朋友,一定要懂得布施行善,这才能让后代受益。
·家风
每一个优良的家庭,都有它特殊的家风、家训,例如朱子家训(节录:……我们吃饭喝粥的时候,应当想到稻米得来不易;穿戴整齐的时候,应当想到衣物制作过程中,用了多少人力物力,这些物质实在得来不易)成为很多华人一般家庭的模范。再如岳武穆的母亲“教忠教孝”,以忠孝教育子女;孟子之母,所谓“孟母三迁”,也是为了让家中子弟不受环境污染。一般家庭的份子,都以家训为荣,不会对家训做出反抗,因此家训能持之数代,不管是中庸世家、书香世家、政治世家、农耕世家,都成为一个家庭的特色。
家庭是亲人同处共居,所以家和是家庭的中心要求,所谓”兄弟同心,其利断金”,便说明家和的重要。如果一个家庭中,出了一个意见不同的异议份子,有德的好聚好散,无德的或者染上恶习、结交恶友,对家人需索无度,这个家庭就会产生大变故。所以,家和万事兴是千古不变的道理,也是家的可爱与可贵之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