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故事:北宋中期年间,政治安定、经济富庶、儒学复兴,邵雍成长在一个读书人家,从小好学,阅读的书籍遍及诸子百家,到了忘我的境界。苦读多年后,邵雍突觉得自己虽然看了许多书,却仍只是个“宅”家的“两脚书橱”,而从前的士人学习古代经典,是透过文字和古人交流,并且追随其脚步,游览各地,才可心领神会。因此,他认为单凭读书是不够的,还要广泛游历古人足迹所及之处。于是年少的邵雍暂时放下书本,决定寻访四方名胜,一路考察了华北、华中各地的西周封国遗址,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增广见闻,大大扩展了本身的学识。
行万里路的历练,造就了邵雍广博的才能,从儒家、道家等哲学思想,到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,他无不涉猎,且皆有所成。甚至邵雍还运用了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,系统化地分析各类事物,可说是走在时代前端的先行者。例如:邵雍在其著作《皇极经世书》中,透过《易经》六十四卦的演绎,观察天地自然之消长,进而推究宇宙万物之原理,深研人事之变化,以及立身处世之道。此书内容包罗万象,《四库全书》称誉为”辞约而义广,天下之能事毕矣”,意思是:语言精炼而意义深远,就能概括天下的所有事情。
·参访
佛教里提倡参访、云游、行脚,重点在于参访善知识。一个人的成功,如果他没有像《华严经》里所说,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,就不能成功。甚至,如果没有参访过百人以上,也不容易成就。在这百人当中,我们要听他们几句话,自己感动于心,永远铭刻在心上,作为座右铭。能有那么一句话对我们的前途,对我们的未来,对我们做人有帮助的,就是参访的意义与价值所在。有一些圣贤的话,现在只能通过读书去体会,然而,现代社会也不乏可以参访的贤达人士,我们都可以去找他们赐教。
所以出外参访要带着满满的知识,满满的经验,满满人家的厚爱、厚意回来,在自己的心里消化,把人家的一句话、一件事,对自己有功用的,给它消化了以后,再回报给社会,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成长。
·旅游
参访、外出,跟人做朋友、交际,或是工作、上班,凡是接触到这个世界、这个社会的一切,我们都要感念他们。一个人没有百位善知识给他几百句的道理,铭刻在心,他就是贫穷的,就会空虚,没有智慧,没有素养。所以,今天社会上的年轻朋友们,你们要记得,要想成功,须要有百人以上的经验分享,你都把它记下,也照人家的那种好人好事方式,去学习和实践,那么将来要成功必有希望。
现代旅游风气兴盛,如果我们在出外旅游时,也带着拜师寻道的想法,知行合一,行解并重,这是值得鼓励的好事。例如,在各地旅游,首先就要先看一下地理环境,如气候、生态、交通等资料,如此在旅程当中就能对当地有深刻的认识,融入到内心。到美国玩过,美国即在我心里,到过欧洲度假,欧洲也在我心里,游历的地区愈丰富,就愈能开阔心灵视野。
除了外在景点,还可以做一些历史文化探索,看出文化的价值,看出历史的意义。比方这个建筑是3000年前的,它历经什么样的朝代……能进一步赏析其历史文化,那我们的生命就跟它连接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