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信息:日本北海道大学的进化生物研究小组曾做过一个蚂蚁实验,他们发现,大多数蚂蚁都很勤快,清理蚁穴、搬运食物,几乎不停歇。然而,却还是有少部分蚂蚁却很懒,终日在蚁群周围东张西望,显得无所事事。最为有趣的是,当研究小组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,那些勤快的蚂蚁马上乱成一团。这时,“懒蚂蚁”们却不慌不忙地走在前头,带领蚁群向新的食物源转移。
这就是著名的“懒蚂蚁效应”,“懒蚂蚁”其实不懒,而是把努力都用在了战略思考和探索上。当群体面临危机或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时,这些“懒蚂蚁”就能带领群体走出困境。
·将才
人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。有人总觉得疲惫,不是因为做了太多事,而是卷入了太多“不必要的局”。“不必要的局”就包括很多应酬,真正聪明的人,都懂“少入局”的智慧,让自己有“空白”的时间用于思考,清晰自己前进的方向,毕竟,我们忙碌的目的,是为了收获;努力的意义,是为了精进。
在企业管理中,“懒蚂蚁效应”也有着重要的启示:不要一味地强调员工的勤奋,也要善于发现那些善于思考、具有战略眼光的员工,并给予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。这样的人,可以称之为“将才”,他们主要统筹全局,制定战略;所谓“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”,是将才者,领导者就要会用,并给他们时间发挥,这样才不会糟蹋。
·懂忙
我们总在生活中显得很忙,却没有去发现,其实忙的类型和性质是有所不同的,忙的方式也不一样。懂得“忙”里蕴含着的不同内涵和掌握忙的方法,我们就可以学会怎样忙才有意义。忙有四个层次或四种类型:气定神闲的忙、心浮气躁的忙、开开心心的忙和不甘不愿的忙。
所谓“气定神闲的忙”,即人忙心不忙。通过提纲挈领、化繁为简以及分工、授权、协调、指挥等方法处理各类事情,虽然事多但不觉得忙。而“心浮气躁的忙”,就是做事没有条理、乱忙一气,搞得心烦气躁。有的人忙出了名堂,有了成就感,通过忙充实了生活,所以忙得开心也乐意。有的人则是被动地忙,忙自己不喜欢做的事,所以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忙。
我们懂得懒蚂蚁效应,就要去分辨忙之不同,便可以有选择地忙,从而做到忙而不乱、忙的有效率。而这些的关键就在于“心”,许多人不知道该如何掌握”身在哪里,心就在哪里”的要领,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时间浪费掉了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