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荔枝特别多。电视剧《长安的荔枝》刚下线,电影版接上。
上流社畜李善德被同僚挖坑,当上了荔枝使,远赴五千里外的岭南为贵妃生辰去搞鲜荔枝。只有字面意义牛马的时代,牛马如何完成这不可能的任务?上流社会牛马欺牛马的嘴脸,个个到位。国产影视剧中,这部分的演员表达一直都是满分,说明我们的贪腐教育一直相当到位。从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到“渔阳鼙鼓动地来”,大唐盛世和安史之乱互为表里,编导的这个结构性愿望特别好,可惜的是,太多的当代梗不断把历史变成喜剧商品,加上,当代社畜和大唐中枢官吏,即便是小吏,中间也是隔了百万林邑奴,所以,最后李善德硬杠杨国忠,社畜的热血调动不起来。观众多是连长安都看不到的人,怎么配共情帝都上林署监事李善德,看着李善德壮烈教育杨国忠,奉民牺牲的调性太高,反而觉得刘德华演的杨国忠还不是大奸大恶之人。
同样的,陈佩斯的《戏台》也试图调动全国人民的各种记忆。军阀混战记忆,戏改记忆,春晚记忆等等,反正,所有干扰过老北京、老祖宗和老艺术的,都被打了手心。这部电影暑期上映,让陈佩斯天南地北的观众很激动,认为《戏台》打开了电影尺度,那我泼个冷水,这类映射,影视剧中挺不少了,《长安的荔枝》你品品。当然如果你一定觉得这部挑战了尺度,允许我说句刻薄的话,其中有一个,甚至是很重要的原因是,陈佩斯已经不在舞台C位。有一说一,有点重量的讽刺文本,如果出现在春晚舞台上,会是上品,但作为电影,粗糙了,尤其女性人物表达,不仅刻板,是刻铜板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