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的时候,买了人生第一部相机,那不是傻瓜相机,是一部小型的单反相机。这相机的镜头能拆移更换,当时买这部康泰时品牌(Contax)相机的时候大约是300多元,已经花了我储蓄多年的零用钱,依稀记得家里好像还赞助了一小部分费用,之后的好长时间没有多余钱再买新镜头,最终那唯一的标准变距镜头陪我走遍了天涯。
这组摄影器材陪我度过了中学到大学这段时光旅程。当时在《联合早报》当学生通讯员的时候,菲林底片和冲洗由报馆供应,除了文字,每张刊登的照片还能多收几元稿费。这相机的操作一直正常,只要电池没有问题,它是一个非常靠谱的伙伴。直到大学中期,后盖的海绵开始分解,俗称“漏光”,拍出来的照片四处有过度曝光的现象,当时没法维修,从此被安置在一个防潮箱内。
在不同时期的同学中,有三位同学在长大后突然就沉迷于摄影。一位大学同学,在工余时间扛着数百毫米的长距镜头,穿着迷彩服,和朋友一起在邻国的树林里追踪不同的鸟类。无论风吹雨打,潜伏等待有时候就是好几天,操作的难度有点像动物学家。在几年间,他的体重上升了超过一倍,有一天心脏衰竭突然英年早逝,听说有些被他拍摄到的鸟类都非常稀有,也算是留名青史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