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,在主持一场以人工智能教育为主题的研讨会时,我为AI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取了个中文名字:“爱老师”。AI的发音近似“爱”,让我想起《论语》里那句古老的教诲:“仁者,爱人”。我心里一闪念:科技越强大,越要以人为本;若能在名字里植入一丝仁爱的意味,便像是在冰冷的钢铁之心中埋下一枚温暖的火种。没想到,这个译名当场引来与会者的点头与微笑。果然,一个好译名,不只是对照工具,而是文化选择,是价值立场。

随着地球村时代来临,多元文化的交集与交融愈见频密。一个概念,往往有几种称呼。而命名之举,从来都不是中性的。它们像一扇门,决定陌生的事物能否顺利跨进另一种文化的屋檐。一个得当的名字,能让人发出会心的微笑。

好译名的例子不胜枚举。最典型的,是“计算机”与“电脑”。前者严谨,像冷峻的齿轮;后者人性化,仿佛日常对话的朋友。同一个事物,允许学名与俗称并轨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