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故事:宋代时,朱熹在浙江台州地方为推官,清廉明察,百姓的是非曲直,剖断明白,无一被冤者。但后来有一次,张、李两姓争一块坟地,朱熹接到两人争地状词,各争为己产,一时难决。他细阅张姓呈词,说祖上置产的簿上有一行写得明白,此地系某年某月所得,育界石一方,埋在地下。朱熹于是差人同到地头开掘,并告诉张、李二人,如无界石,则地归于李;若有界石,则地归于张。

当掘到三尺之外,果见界石,上面还有刻字,朱熹以此为凭,就断该地归张姓,李姓不敢再争。张姓后来筑起坟来,将他祖父的骨头葬了。自葬之后,家道一直兴旺。

朱熹去任后,隔了十余年重游故地,却听一老人说,当年张李之争官府断错了!朱熹细问下才知,张姓预先将界石私自埋在地下,再假造祖上置产簿一本。自葬之后,张家果然家业日隆。老人还说:“看来欺心事只要瞒过了官,天也不来计较了。”

朱熹之后赶去墓地一看,果见山水环绕是好地。心想:“若论地理,自然该发。只是天理上说不去。”于是他取出随身带的笔砚,在坟墙上写下十六个字:“此地不发,是无地理;此地若发,是无天理!”写完后朱熹掷笔而去。没想这一夜风雨大作,一声雷劈,把坟上打了个大窟窿。次日村民看见墙上有此十六个字,都疑是雷公写的,后来才得知是朱熹自悔断错此案,题在上面的。张姓突遭雷殛,再看见那些字,吓得不敢再葬于此,家道也日渐消散。

·呼应

人的命理与天地自然相呼应,息息相关;所以,命理之中有天理、有地理,那是在特定时空环境中运作的。既是在一定时间空间中互相牵引,就有各式各样的元素彼此配合,形成一种能量。然而,我们要的,又是什么样的能量呢?古语云:“人间私语,天闻若雷;暗室亏心,神目如电”,又有“直心直受真福,巧计巧来祸殃”的说法,世人凡事要凭心地为主,只有循天理,积德为善,才能累积正能量,得到福报。而做昧心事欲瞒人者,都是在“掩耳盗铃”,因为天理制约着一切,报应只在早晚。

·动念

人举心动念,神明俱知,如何在生活中持天理?关键就在这段话:“一念反躬,便是天理。一念为人,便是天堂。”而天有天的天伦道理,人有人的人伦道理,虽然所谓的“理”我们看不到也摸不着,却是要由人去把握,做对的事。我们要知理,也要知道、知法,才能“有法度”地在人间过一个有福报的生活。

而说天地道良心,并非说与人知,而是自己要去实行。王阳明(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思想家、哲学家)就说过:“要知道,天理、良心、道,拿来要求别人,就要相骂、对立;如果拿来要求自己,可以成就一个完整的人格。”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健全的人,必然要讲求天理、良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