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故事:二十五史的《晋书》(唐朝房玄龄等人合著)里,记载一位饱读诗书的读书人,名叫阮瞻,他坚持不相信有鬼的存在。一夜,一位文质彬彬的客人来拜访他,客人的口才很好,两人相谈甚欢,慢慢地就谈到有没有鬼存在的问题。阮瞻说:”我就不信有鬼存在,兄台怎也和村夫渔妇一般迷信?”客人再三举例,婉转地告诉阮瞻要相信有鬼道众生,但任凭客人如何巧说,阮瞻还是认为,没有亲眼看见是不会相信的。

这时客人变色说:”古来多少圣贤都承认有鬼的存在,你竟然一再不相信,我告诉你,我就是鬼!”客人说完突变成面目狰狞的鬼,阮瞻一看大惊失色,这一惊吓就吓出病来,不到一年就死了。

另一个故事:老和尚正在盘腿打坐,有个鬼披头散发地跑来扰乱他,老和尚说:”这是什么东西啊?怎么披头散发威仪不整,不好意思见人啊!”鬼一看不但没有吓着老和尚,反而被指正,赶快伸出长舌头,现出青面獠牙的样子,老和尚看了说:”这有什么了不起!只不过脸孔青了点,牙齿、舌头比我长一些而已。”

鬼一听还是没吓走老和尚,再变,眼睛没了、鼻子没了,甚至手脚也没有,老和尚依旧若无其事地说:”实在可怜!怎么眼睛、鼻子、手、脚都不见了呢?”鬼终于黔驴技穷,落荒而逃。

·度量

人为什么怕鬼?原因不外是:一、对于不可知的事物,怀有恐惧,以及二,意外发生时,身心安全会受到威胁,因而害怕。前者是主观的怕鬼,这是出于对鬼的认识不清;后者是客观的,真有鬼让你感到害怕。怕鬼的心理好不好?也不见得全坏,因为这会让我们知道,自己只是普通人,随时可能遇上能力所不及且无法抗拒的事情——知道自己还有所不能,有所畏惧,如此,才不致于胆大妄为。

佛教不主张崇拜鬼,但却承认鬼的存在,认为鬼是六道众生之一。只是,很多人对于看不到的东西存疑,这是必然有的,鬼是否存在,我们不必非去否定。好比这个世间,除了人类能够生存,还有其他的飞禽走兽生活,虽然和我们不同类,但也把人间点缀得五彩缤纷。有一些鬼的存在,也能增加人间的热闹,有什么不好呢?况且堂堂人类,连并不妨碍我们生存的鬼道都不能包容,不承认他的存在,那么,人类的度量不是显得太狭小了吗?

·吉祥

长久以来,农历七月一直被认为是鬼月,是不吉祥的月份,料想是从民间”中元普度鬼门开”的思想演变而来。因为以讹传讹,于是把七月认为是诸事不宜的月份,其实七月不就是一年十二个月当中的一个月份吗?每逢七月,寺庙大都会启建盂兰盆法会,而信徒则为供僧、祭祖而大行布施功德。现在也有提倡七月是僧信孝亲报恩、祈福修善的吉祥月、报恩月、孝道月、福田月等,这些也都有慈悲救济的意思。

佛教的重点不在于相不相信鬼神,而在于相信因果。正信与迷信的分别,只有一个原则,就是信因果、因缘。如果我们不幸染上恶鬼的习性,也应下定决心相信因果不做坏事,只要去除心中鬼,自有人间净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