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故事:战国时代,有一次孟子周游到了梁国,梁惠王召见并问孟子:“先生不远千里而来,想必是有‘利’于我吧!”孟子却回答:“何必谈利?仁义而已矣。”孟子进一步解释,无论君主、士大夫或平民百姓,若人人都短视急功,只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,那便是世间纷扰的根源;唯有凡事以义为先,才是真正对人群有所裨益的大利。孟子一席话明白地提点世人,在义与名利之间,我们应遵循仁义,革除自私自利的心态,切莫因利而失义。

义的内涵,简单来说就是合宜、正当的行为;不贪图非分之利,不拿取不当之财;对于不义之事,不做、不听、不看、也不想。

·义德

义的繁体字形,上为羊,下为我,在古代羊与祥相通,乃是良好、美善的象征。所谓利,将本求利、与人共利、谋取衣食之利,都无可厚非;如果诈取非利,或者因利害义,导致身败名裂,则就得不偿失了。世间上最宝贵的,不是金钱名利;比金钱名利更重要的,是健康、是欢喜、是满足、是和谐;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,更不是个人的名与利。战国名将乐毅说:“忠臣去国,不洁其名”;可见国家的名声比个人的名誉重要。吾人应该把团体的名声、家庭的名声、父母师长的名声、朋友同辈的名声,都看得比自己重要;当别人都有名了,水涨船高,还怕自己没有善名吗?

期许大家发挥善良美好的本性,全力以赴完成分内职责,而且只要是对群体有益之事,更要当仁不让无私奉献。愿我们都能怀抱义心义德,为社会创造大利,迈向平安幸福的人生。

·参透

当我们秉持正义,明辨是非黑白,就不会被一时的贪念蒙蔽双眼;做事忠义,自律自重、尽心当责,不徇私舞弊,或是因循苟且、借故推拖,就不会有损团体或组织的权益;与同事相处、客户往来,则要遵守信义,诚实坦荡、且坚守职责与承诺。当我们发挥义的精神,言行举止光明磊落,日子就能过得心安理得。

一个能参透名与利的人,一定要像行云流水一样,任运逍遥,自由自在;不要因为名缰利锁而自我束缚、自我设限、自我封闭。一个人名利的欲望愈大,幸福的笑容愈少;一个人名利拥有愈多,生活的压力愈重。有名利,要能与家人亲友共享,要能对国家社会有益;有名利,要能造福人类,要让名利不只是一时的,而能为千秋万世留下历史,那才是真正的名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