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按一般世俗的标准,K肯定是属于人生胜利组的一员:著名大学的博士生,端正的五官,先天禀赋的高智商,过人的才智,优渥的家庭条件等等。但,他却一心要寻死。

去年六月,当我第一次与他接触的时候,他已经自杀未遂了六次,第七次还在酝酿之中。童年创伤所带来的各种负面情绪就像一团乱麻蒙蔽了他的双眼,把他层层地缠裹起来,让他无法做出任何理性的思考和判断。他以为只要了结生命就可以摆脱心魔的煎熬,于是就一再地尝试自杀。庆幸的是,每一次来到关键时刻就有人及时干预或他自己悬崖勒马。

根据自杀风险评估标准,K是属于高风险的等级。我除了提供心理危机求助热线的联系电话给他外,还把他转介给专业的心理咨询师。然而,K拒绝接受任何专业治疗。在这种情况下,周边人的陪伴和关爱是唯一的对策,但这样的心理支援对一个国际留学生来说往往是最稀缺的资源。万一他又想不开,该怎么办?我每念及此就不寒而栗,无法置身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