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岁新春后,阿欣就一直琢磨着——想把大宝和二宝都送来小国接受国际教育。我把幼儿园都给找好,并且插队预留了名额,可最后的临门一脚,阿欣却始终下不定决心踢出去。没成行的原因当然很多也很复杂,关键的却只有两条:担心孩子丢失母语是其一,更棘手的是小国缺少C国大理那般得天独厚的“自然教育”。
对阿欣来说,母语并不是华语或C国所谓的普通话,而是母族方言——也就是他本家的“闽南语”。我曾经多次纠正过阿欣对母族方言的叫法,因为在语言学的专业范畴中,“闽南语”除了福建泉州、漳州、厦门等地的这类“次方言”以外,还包括潮汕一大片地区的“潮语”,以及雷州、海南岛一带的“海南话”。总而言之,“福建话、潮语、海南话”,都属于“汉藏语系”中“汉白语族”的“闽语支”。因此,阿欣口中的“闽南语”和本地俗称的“福建话”,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“闽南福建方言”。
熟悉本地方言的看官都应该知道:“福建话”和“潮语”尚有许多相通之处,但跟“海南话”却大相径庭!勉勉强强鸭同鸡讲,话不投“鸡”的结局——必然是相顾无言,唯有“累”千行。
